↑ 2y3m 我們回來復課啦~
(這表情是.... 大家都下課走光了,還硬是要拿兩個不相干的花器放在桌上,老師說我們來看看他想幹嘛... 哈哈)
吾兒總裁的蒙特梭利課程,上了一期八堂課後,媽媽本來還壯志成城的每周寫心得,
第二期開始就全面擱淺了,後來想想其實用部落格寫下來日後更容易回溯~
粉絲頁真的好難找到過往資訊哪...
<我是男生>
11月去對岸找爸爸,請假一個月後,一年將盡我們終於回來復課了~
在上一期八堂課時已經很熟悉教室環境節奏的孩子,回來的第一堂課,真的是完全砍掉重練....
對教室的每項教具,都抱持著每種都想碰一下摸一下但又無法專心完成單一工作下,
現在又更會表達的孩子,甚至會在老師刻意地阻止部分行為時直接發問:「為什麼不可以摸?」「為什麼不行?」 (語帶生氣)
(媽媽OS:誰叫你完全忘記教室規則....我們只能從頭再來啦...噗)
老師下課後也偷偷跟我說: 「太久沒來了,沒辦法,我們要先看他要怎麼亂,而且這孩子明顯變皮啦 ~ 哈 」
在孩子混亂的腳步中,從老師的書櫃翻了這本繪本來看,
<我的小雞雞>書名看起來只針對男寶,但其實女生的身體也有詳細介紹,甚至連最難解釋的生育過程也有提及,
爸爸不在家,長期以來我都一打一,出月中就是自己一人抱著嫩嬰洗澡,剖腹產傷口如我於浮雲 (淚)
從孩子會坐了之後,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一起共浴,先洗好孩子,他在浴缸玩,換媽媽洗戰鬥澡。
(不然我洗澡時沒人顧小孩啊....如果等到孩子睡了再洗,沒洗澡就哄睡我無法阿....)
年紀漸長,他開始對男生女生的不同感到興趣,這本書正好可以開啟孩子的身體認知以及身體界限,
會不會太早教這個阿?
NO~NO~NO~ 千萬別這麼想,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變態永遠不會嫌你的孩子小阿!!
有幾次我看病外出,孩子不得已請家人臨時幫忙看顧時,
孩子大便了,家人要幫他換尿布時,有時他會拒絕不給換,
或者自己會說: 「只可以洗屁股,不可以摸我的小鳥喔~ 」
媽媽默默感到欣慰,媽媽教的孩子聽得懂,有記住,雖然只有兩歲,可是孩子自己也是有身體的認知了哪!
< 在家的蒙特梭利練習 >
孩子有興趣的日常生活工作是照顧自己,照顧環境,食物備置。
在前幾堂課程中,參照老師講義分享的適合幼兒的家具擺設後,前陣子剛好買了一些兒童家具,
最近就開始不斷的練習,出門前的穿鞋拿外套,回家後先脫鞋再脫外套掛外套,
每個步驟都盡量有一套固定的作法,希望讓孩子自然而然的習慣後不用再提醒。
拉拉鍊,扣釦子,掛外套,每個看來簡單的動作,對孩子而言都不見得容易。
衣櫃我換了衣架後,孩子現在更好拿取了,但衣櫃還未到最完美狀態,等到完備時再整理專文跟大家分享~
除此之外,親子廚房裡的練習或是日常的插花練習都有在進行中,
< 插花練習影片 >
甚至清潔用具也購入了,但這些我也還在調整中,更有心得時會再分享,
畢竟買東西很簡單,但是能否妥善利用發揮最大效益才是重點哪~
<分房練習曲>
吾兒幼時就有轟轟烈烈的紀錄,整段嬰兒時期的長睡眠都是媽媽恐怖的血淚史,
什麼日夜顛倒,半夜不睡覺,人家是一夜X次郎,他是一小時內就X次大魔王,
更恐怖的是,這些過程幾乎都是我獨自一人走過來的.... (那回憶太慘我不敢看...)
(好啦,有時候氣到,我會半夜連線爸爸,反正你不睡大家一起都不能睡...)
直到一歲半後才稍微走向正常化,通常會夜醒個兩次而已,但哄完會睡回去...
【我可能有M的體質,這種無法一覺到天亮(除非跟我一起睡大床)的常態現象我已習慣.... 】
前陣子因為黃金少年事件,房間大整頓後,順水推舟把嬰兒床推到有著一面玻璃之隔的遊戲間,
目前展開了分房睡的練習,主要是要戒斷困擾我已久的 <摸痣而睡>,
這一個多月來,其實還不算完全成功,孩子半夜醒來還是會找媽媽,
結局不是我中斷睡眠去陪他,不然就是他摸黑哭著爬上我的床,
老師建議的自行入睡法,夜醒以聲音取代實際行動安撫,坦而言之我還實踐的不夠徹底....
雖然過程很累,但一旦開始了,就不要再走回老路!!
有那麼幾次,孩子自己在嬰兒床睡到天亮,
就要告訴自己,孩子你可以的,媽媽你也行! 繼續加油~~
<謝謝周老師>
關於蒙特梭利的親子教室,從前都只是有耳聞,但不清楚實際內容,
有機會來老師這邊上課,也是某次看到一位部落客的介紹,雖然著墨不多,但那時就在心中萌芽。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不求他現在學會多少才藝或語言,
但最重要的我希望他能學會照顧自己,千千萬萬不想養出個媽寶阿!!!
一歲半詢問教室參觀,快兩歲時非常幸運教室有空缺了,我們終於能來上課。
越來越深的體悟是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真的不是速成,
孩子每周來這裡,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教具,但是卻能有著階段性的進步,
而育兒路上的疑難雜症,每周就像是諮商時間一樣,都能找老師得到適切的解答。
一開始我也好急,好慌張,進教室時看著每個孩子都知道要做什麼,
而我的孩子每次來都瘋狂玩水洗手....
腦海中有千千萬萬個問題,但老師經常會要我學會等待,等孩子通過那段探索期。
如今看著初來乍到的新同學時,媽媽們的反應也和當時的我一樣,
才明白其實大家都一樣,會經過那麼一段手足無措的時光~
周老師除了能精準地看出孩子的狀況給予建議,給家長的建議也很因材施教,
記得第一次參觀教室時,老師開玩笑的說: 「來我的教室要小心,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心態要先改變。」
的確是如此,老師會直截了當的告訴我,有時候孩子的狀況其實是你自己的情緒波動影響了小孩。
也有讓我差點淚灑現場的 <媽媽的蒙特梭利課>~
有些家長遇上隔代教養的問題時,老師不會製造對立,「長輩幫你帶小孩已經很辛苦了,把眼睛耳朵關起來吧~」
孩子狀況越來越穩定時,也會不吝稱讚 : 「孩子有進步了,媽媽你真的帶得很好~」
這對全職媽媽來說無疑是粒定心丸哪!
畢竟自己帶孩子的過程中,經常遇上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教養難關,深怕用錯方式,
在老師的觀察下調整帶養方式,真的很重要阿~ (以及媽媽也要練習不要那麼容易生氣....)
從前只知道孩子三歲前會有一次人生第一次的叛逆期,
上課後才知道這個叛逆期和未來青春期的叛逆期也會有所相關,
還有許多細微的感受難以描述,但還是真心慶幸,能來上課真是太好了~~
<精準的要求>
回來上課快一個月後,發現孩子現在越來越喜歡精細動作區的工作了,
每次上課前,都會問問孩子等等想做什麼工作,
滿臉興奮的說他想插花,想洗菜,想做什麼。
但是進了教室後,最近最常駐足的區域是使用剪刀,黏貼,打洞,上周也開始了第一次的縫工~
稍微超齡的工作內容,但是孩子難掩興奮,已經可以專注的在這些工作上,
老師說當孩子開始進步時,要更精準地要求每個步驟。
蒙特梭利的每項工作都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
每次陪孩子上課時,家長也要幫忙記好步驟,
其實這是在培養孩子未來的數學邏輯大腦,
現在還沒有辦法完全內化前,
有時還是忍不住提醒孩子,但是這樣就還是會走回傳統教法,說一動做一動,
等到孩子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後,熟記每個步驟,自我理解了,將來才能了解數學邏輯概念。
那麼就先分享到這啦~
希望我能有毅力的持續記錄著,也請各位敲碗鞭策我哪~哈哈~
更多即時更新請見粉絲頁,歡迎加入 In my 3 place 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