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to: 欸~後來的妳好嗎?
( ↑ 電影<花與愛麗絲>片段)
"我們為什麼要長大呢?並不是為了要逃進生活裡以便緊緊關起大門,而是為了要與更多人相遇相識。
是為了相遇,為了走向自己的選擇。" ----《對岸的她》角田光代
寫這篇跟最近剛看完的書有關。其實自己看書的速度不會非得跟著所謂的書籍排行榜速度走,每一個階段流行的書籍放在腦海中後,也許當下只是簡單翻過,但腦海中的標籤留下後總有一天會在其他地方遇上它,然後重新讀過。
角田光代的《對岸的她》也是。
我還清楚記得那家在中港路上的小書店,那時身邊的相機還是LX3,在那個既是書店也是咖啡店的場所,桌上堆疊的書籍有一角露出的就是這本書。
整本書以女性的自我成長為主體,性格迥異的女孩們被時間推著長成了大人,扮演著母親、妻子、單身的女性創業家等不同角色,在不同成長背景下長大卻又有著相似的疑惑。在作者的筆下看到了那穿著高中制服私下親密人前疏離的女孩們、又或者是個性害羞帶著女兒在在社區公園裡因為打不進團體生活而侷促不安的日本家庭主婦、又或者是背著"高中時曾和手帕交從樓頂跳下尋短"流言蜚語的女性創業家。
書裡的好多片段,讓人想起好多關於青春或是關於過去的回憶。
"她們並不是不想連絡,也不是因為年紀小所以很快就忘了,而是葵和另一個女孩都很害怕,她們害怕知道,原本應該注視著同個方向的對方已經變了。"
於是想起了有段時間的自己經常和一些朋友通信,但也就侷限在那個時期而已,時間點過了後,現在的她們好不好,其實我不知道。那人那回憶就像泛黃的信紙、稚氣的筆跡一起塵封在櫃子深處。
"不過,與其害怕一個人而交了一大推朋友,還不如讓自己有機會即使獨處也不害怕,我現在覺得這種經驗要來得更珍貴。"
在尋求同儕認同的青少年時期,有段期間總是覺得自己是團體中多出來的那個人,從那個不快樂的階段掙脫後,後來的自己總是有意無意的避開那些朋友們的聚會。然後直到有一天,當能笑著參加和自由寒喧時,就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奇數的女孩了,因為已經知道什麼是更重要的了。
所以我說這是本很適合女生看的小說,在作者筆下看到了女生們應該都擁有過似曾相似的那些。溫柔的筆觸轉動著主人翁的故事,然後讀著讀著,我們也想起自己的。
就像《花與愛麗絲》裡最讓人讚揚的片段,由蒼井優飾演的愛麗絲長達五分鐘的獨舞,每一個畫面都美的另人讚嘆,令人不禁屏住氣息。
---------------------------------------------------------------------------------------------------------------------------------------
{写真ならば}
在雪地裡拍下這張照片的那天,迎面而來的女孩快樂的交談著,擦身而過時倆人清脆的那句"またあした(明天見)",
回頭按下了快門。
原來不知不覺間過去引領期盼的明天,已經帶著自己走到了今天。